前陣子,改編自唐朝傳奇小說的《聶隱娘》挾著坎城影展獲得佳評的浪潮在台上映。很多人帶著期待進戲院要一睹侯孝賢久違的電影作品,沒想到有人看完電影表示「看不懂」,是類言論還一度惹火作家楊照,逼得他在FB連發好些篇教育鄉民「如何看懂聶隱娘」的文章。
侯孝賢導的電影我沒有一部從頭到尾看完過(個人功力不夠耐性不足XD),《聶》片我同樣因故尚未拜見,倒是有從圖書館借了編劇謝海盟小姐主筆的《行雲記》。此書份量不小,可我沒啥時間詳細閱讀,只記得新聞啊網路啊都有提到「進戲院前可以先看過劇本,以幫助了解電影的劇情走向」這種說法,於是我就跳過書中包括劇本發想、拍片側寫等主要內容,直接閱讀書本附錄的故事大綱和劇本。
劇本簡單,但內斂著諸多意涵,《聶隱娘》是個邏輯有、張力不大但充滿韻味的故事,從家庭、從愛情、從政治面,去看一個人的境遇如何受影響與改變。這樣的故事設定,就算是發生在現代也同樣能執行能發揮;但放古代,多了封建侷限、武林概念、刀光劍影、帶出「俠」的意境這些更為寬廣(但某方面也相對狹隘)的特殊條件,發揮起來終究是更加動人。
對啊,因為只能透過文字、透過影像,去想像、去緬懷、去揣測在那個時代的圈圈叉叉,武俠小說、歷史故事總是引人入勝。在《聶》片引發風潮的當下,金石堂剛好與大斯文創推出了小說家高容新作品《武唐》的試讀活動,也很榮幸得以一睹為快,藉由作者以古寓今的大塊文章,看見不同的人生樣貌。
...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