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蘭克林之於我,第一個想到的是避雷針,再來則是美國開國元老,起草了《獨立宣言》,然後,美鈔上印有他的頭。大概就是這樣。
但瀏覽了維基百科上的介紹後,才驚覺這傢伙真是大有來頭!甚至,他老兄竟然曾連續25年出版名為《Poor Richard's Almanack/窮理查年鑑》的西洋版農民曆而且還賣得嚇嚇叫,「X,也太多才多藝了吧!」我在內心吶喊著。
(1732年底出版的第一本窮理查年鑑,為當時的人提供隔年的許多人生提醒。 圖片出處:www.today.com)
如同富蘭克林在1756年版《窮理查年鑑》裡提到的,年鑑基本上就是提供民眾查詢月份日期、重要日子、月相變化、日出日落、潮汐與天氣預測的一本索引書。這樣的尋常東西並非他獨創,但要怎麼企劃包裝,才賣得出去?富蘭克林費心添增了不少的內容,包括天文趣事,以及他主打的─各類格言。
說到格言,不免有老生常談的印象。不管是「少壯不努力,老大徒傷悲」或「路邊的野花不要採」(?)之類的提醒,在生活隨處可見。而且,大多是免費的。好比家裡的日曆上每天都會有一則類似靜思語那樣的名言佳句。
因為隨處可見、因為天天看得到,所以,這些格言在當代多數人眼中,或許根本沒什麼,啟迪人心、發人深省似乎太沈重,換做偶像的某些發言(譬如:「歌迷要好好讀書喔!」、「歌迷只要買我的CD3張就能換一個抱抱唷」)說不定還更有效一點。
沒錯,這個時代並不缺乏發人深省的東西,甚至可以說這樣的資源多到氾濫;不過,富蘭克林生長的年代,據他在自傳裡所言:「當時人們除了曆書其實就很少再買其他書籍了,所以我認為這是一個很適合教育百姓們的重要工具。」從史上第一本《窮理查年鑑》在1732年底發行迄今,已超過2百8十餘年,雖然只出了25年就沒了,但這25本《窮理查年鑑》,從那時開始就影響了每個世代的某些成功人士,甚至時不時被那些偉人引用或公開稱頌。所以,這些提醒與叮嚀,在過去的幾百年裡,真的有其魅力與啟發性。
用這樣的角度來欣賞或探索柿子文化推出的這本精華珍藏版《窮理查年鑑》的存在意義,或許就能得到更多的額外樂趣。
...繼續閱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