Quantcast
Channel: 溫度日記 Hearty Journal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9

【Reading Human Design】103-Aura/能量場域

$
0
0
 在分享人類圖Type/四大類型時,「aura」這個字眼出現過好幾次,關於aura要怎麼翻我也猶豫了好一會兒。根據朗文辭典,aura的解釋是「a quality or feeling that seems to surround or come from a person or a place/環繞、或來自某人、某處的一種特質或感覺」。通俗來說,aura常常譯為「靈氣」、「靈光」,而之前Deepak老師提到aura時,明瑩老師是翻作「能量(作用)的場域」,後者雖然繞口但看起來比較中性,也接近朗文辭典的意思,所以我最後還是用「能量場域」囉。

 四個類型各有不同的能量場域,為了讓有興趣的人更清楚、簡單瞭解,我找了IHDS/人類圖學院的權威人物Lynda Bunnell女士,在2005年7月1日,於其blog分享的祖師爺Ra針對aura這個主題進行的演講的抄本來譯成中文,歡迎指教。

 

------(以下正文,惟翻譯時仍有做些許調整,試著讓文句再簡潔一點:P)

哈囉大家,

這是一篇來自Ra分享的不同類型「能量場域」的抄本。我覺得這很有趣:


Auras/能量場域

 對於能量場域的本質,我們有著多樣的推測。為了讓我們可以和他人接觸,為了讓我們能直接受制約、適應、調整-換句話說,你有某條channel/通道一端的gate/卦門,且它是開放的, 而某人則擁有位在同樣通道另一端的對應卦門-;為了讓某種定義產生,你的能量場域必須要創造接觸。

 但能量場域有不同的創造接觸方式。而不同的能量場域也有不同的規格尺寸。關於能量場域的規格,首先要知道的是這些所謂的規格並不是static/靜態的,那是會呼吸、會縮放的。如果你是個都市人,而你必須要搭上地鐵,那你就會把你的能量場域pull in/往回收。但所謂的「拉回來」並非你有意識的動作。你的能量場會自己收回來。所以說,能量場域是會呼吸的。瞭解「能量場域是非靜態的」非常重要。你的行動並不是套在固定不變的殼,好像你是在雞蛋或什麼東西裡面那樣。你真的必須瞭解,能量場是會呼吸的。

 能量場域這個會呼吸的波動可以擴張得很大。舉個例子,你站起來,往上伸展你的雙臂,再盡可能打開你的雙手、像是要展翅一般。然後你將這樣的長度再加大一倍,也就是每隻手都再多接上一隻手的長度,那麼,在這個距離往上下左右任何方向,大概就是你的能量場域的可能範圍。如果仔細思考,會發現這表示如果你住公寓,而臥房和鄰居是隔著同一道牆,那麼你們等於是睡在一起的。(譯註:我們,還真的不是孤獨的齁!)

 這不是要嚇唬你,但真的希望你能了解。如果你住的當代建築剛好天花板又很低,那麼你跟樓上的和樓下的鄰居其實也都有接觸。你的能量場域可以穿過包括牆壁之類的所有東西。如果你是住在馬路旁,而你家一樓最靠人行道的那個房間,等於每天經過的行人都走進了你家。這件事請稍微放在心上吧。

 總之,能量場域並不是某種不變的靜態,是會呼吸的。不過這也不是今天要跟你說的重點。今天要讓你瞭解的是每種人類圖類型都有不一樣的能量場域。讓我們開始邏輯地談吧。每個類型都有特殊的基因結構型態。一個個的運作方式都不同,相對應的策略當然也各異。本質上也可以明顯地看出差別。那麼,接著就來瞧瞧這四種類型的能量場域吧。

...繼續閱讀

Viewing all articles
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89

Trending Articles



<script src="https://jsc.adskeeper.com/r/s/rssing.com.1596347.js" async> </script>